2010年4月30日星期五

如果我能學懂成本的計算…

在這數十年內,一直困擾我的是怎樣計算成本,和最低利潤。我只知每天的勤勞工作,學好每種工作技能和知識。但總是沒法學懂成本制定原理。明明是要購買設備,每月要付租金,水電煤費,人工,交通費,娛樂費,非固定開支,維修費,政府費,文具費,銀行利息和雜費,物品損耗成本等。但每次服務收費,應該怎樣算出來呢?加多少利潤在成本上呢?

為什麼一架的士,起錶只是約二十元?為什麼往後的平均價是一律八毫一公里等。為什麼自顧小型客貨車,送一件十公斤的貨物過海的報價是五十元呢?

如果我學懂了報價,我的工作模式可能是…,每天不再停留在做新人的導師,傳授職業知識;每天等待撲火的職業生涯。有了計成本的技能,生活會多了利用基本數學的次數,但會減少投入抽象創意的時間。以前算術是我的機會成本。而將來創意會變成我的機會成本。而我的思考方式會由水平變成垂直。那麼我是否值得去學呢?

對於公司,經營成本是一個商業秘密,若不是中層管理人員,也沒有機會接觸到。另外,銷售人員也是有機會接觸到經營數據。這樣聯想下去,除非我想轉型做銷售人員。否則,對公司的利益便等於零。公司是否有合適的職位讓我轉型呢,那未來的工作我會否喜歡呢?我喜歡和別人交往,那麼除了銷售人員外,創意加外向型加想學習數字,會有什麼工種合適呢?

對於家庭,應用計算成本的機會是:計算家庭開支,儲蓄計畫,加上設計自己的投資藍圖。那麼,我還可在那裡發揮呢?現在家庭開支是由太太負責,如果我要爭取這工作,我是否有耐性每月去跟進呢?儲蓄嗎!好像是百多元一個月吧!只有設計投資藍圖是值得花時間去鑽研,而且回報是可升,可跌。

我一直沒法學會管理成本,證明我的天賦才能是在別的地方。但為自己找其他出路和策劃金錢藍圖的可能性是大的。

(726字)
2010年4月29日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